火箭軍某旅組織信息化條件下后勤保障演練
無人設備擔負保障任務、新式通信裝備助力數據暢通無阻……6月上旬,火箭軍某旅組織一場后勤保障演練,多種保障新手段在演訓場上大顯身手,顯著提升戰(zhàn)場保障響應速度和后勤保障精準度。
“任務區(qū)‘遇襲’!”演練剛開始,特情不期而至,某數據平臺受損,數據傳輸、指令發(fā)送受阻,傷亡情況、戰(zhàn)場環(huán)境等信息無法精準獲知……
危急時刻,該旅指揮所迅速啟用某新型通信裝備,爭分奪秒搭建信息通路。同時,他們派出無人機升空偵察,通過機身搭載的高清攝像頭、紅外成像設備等,全面?zhèn)蓽y戰(zhàn)場態(tài)勢。
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,指揮所大屏幕上,無人機回傳的戰(zhàn)場畫面同步顯示。只見演練現場濃煙四起,地面無人車搭載“傷員”緊急后送,空中無人機展開洗消作業(yè)……
“人員遇襲后的10分鐘,是救治傷員的黃金期,也是戰(zhàn)場態(tài)勢最復雜的階段之一。”該旅領導介紹,此次演練中,他們探索采用無人設備完成復雜條件下失蹤人員搜救、“傷員”后送等險難任務。
第一批“傷員”運抵后方,醫(yī)療組迅速展開救治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醫(yī)護人員手持掃描設備,掃描“傷員”身上的二維碼,“傷員”的身份、血型等相關信息便呈現在終端屏幕上。根據不同“傷情”分檢分類后,醫(yī)護人員將初步診斷結果通過電子標識終端存儲上傳,方便后續(xù)診療救治。
記者了解到,此類電子標識還廣泛運用于該旅物資裝備管理。演練中,該旅某陣地給養(yǎng)物資急需補充。保障人員通過掃描保障箱上的電子標簽,需調撥物資的數量、類型等信息一目了然,大大提高了調撥效率。
搭上“信息快車”,戰(zhàn)場保障質效倍增。該旅領導介紹,此次演練,戰(zhàn)場救護更加快捷高效,有效檢驗了信息化條件下后勤保障新路子。(黃武星、岳小林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