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教育已經(jīng)不是要不要跟上時代的問題,而是怎樣“跟得上趟”的問題。因為教育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,才能吸引官兵、感召官兵,發(fā)揮其應有的作用。現(xiàn)在90后甚至95后士兵已經(jīng)成為部隊主體,他們的個性特點、心理需求都與以往大不一樣,如果教育仍只會刻板地采用“我在臺上講、你在臺下聽”的模式,慣于唱獨角戲,將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互動關系割裂,這樣的課用流行的網(wǎng)絡語來說,就是“你若端著,我便無感”。
當然,創(chuàng)新源自需求,搞創(chuàng)新也不能一廂情愿,必須要號準脈。拿海防部隊來說,官兵大都駐守在小島上,過去信息閉塞,政治干部的嘴是官兵的主要信息源,但如今隨著網(wǎng)絡進班入排,官兵們身處小島卻能放眼世界,對信息有自主選擇權,不再是“你說什么我就信什么”。類似《軍營開講了》這樣的成功欄目,在溝通形式上符合現(xiàn)代社會人們的需求,因此獲得官兵認可接納也就順理成章。換言之,只要是官兵喜聞樂見的形式,都可以拿來改造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。
有人說,教育本身就意味著: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好的形式只是敲門磚,好的內(nèi)容才是感染人、啟迪人的核心。這也提醒我們,教育能不能進得了官兵的“心門”,關鍵還是教育的內(nèi)容,否則再好的形式也只會流于形式。
裝睡的人是永遠也叫不醒的,成功的教育往往善于激發(fā)出教育對象自我教育的積極性。因此,在新兵教育上,我們一方面要善于用身邊典型感動新兵,使他們“親其品質(zhì)”“信其情理”,因感動而受教育;另一方面盡量采取自寫、自畫、自拍、自導、自演等形式,想方設法讓新兵成為教育的主角,實現(xiàn)自我教育。
(來源:解放軍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