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戰(zhàn)黃沙——追憶106歲開國少將王茂全的長征歲月
“我這一生,最難忘的還是長征。”回首往事,這是王茂全生前每每最愿向別人提及的。
2016年10月7日,開國少將王茂全走完了106歲的人生歲月。
這一天,距離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紀念日,僅僅半個月。
“沒能活著見證長征勝利80周年,成為他的一件憾事。”談起父親臨終前的那一刻,兒子王鐵牛不勝唏噓。
1910年2月,江西省吉安縣曲賴鄉(xiāng)瓦窯村,王茂全誕生在一個貧苦農(nóng)家。“小時候,家里因為養(yǎng)不起孩子,把父親送到了地主家做工。”王茂全的小女兒王曉紅說。
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——1930年,紅軍將旗幟和標語打到吉安。充滿反抗精神的王茂全與同村的幾個年輕人參加紅軍,一起上了井岡山。
“可惜的是,那幾個年輕人都在后來的戰(zhàn)斗中犧牲了,只有父親一個人活了下來。”王鐵牛說。
烽火硝煙中,王茂全從一名戰(zhàn)士逐漸成長為班長、副排長、排長、連長,參加了中央蘇區(qū)五次反“圍剿”,并隨紅一軍團開始了長征。
“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。”雖然擁有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,但長征之路的千辛萬苦,仍用生死考驗著紅軍官兵。
長征路上缺少給養(yǎng),紅軍吃不飽、穿不暖的情況非常普遍。“每個人腰上圍個米袋子,里面放的是青稞。青稞是在未熟時就用火燒,青稞粒掉下后,帶著皮搓搓就成為‘儲備糧’了。”王茂全生前回憶,食用時就將青稞粒用水一拌,“但只能吃半飽。”
“青稞吃完了,官兵們靠挖野菜充饑,甚至把皮帶、皮包也充作食物。有的戰(zhàn)友誤食毒草,輕則痙攣嘔吐,重則中毒犧牲。”王曉紅說,有些戰(zhàn)友走著走著突然倒下,好不容易才把他們拉起,但他們又跌倒,再也扶不起來。
爬雪山、過草地時,很多戰(zhàn)士們都是光著腳,或割一塊牛羊皮放在腳下,用個繩子綁在腿上,“那種沒有經(jīng)過處理的皮子,一下雨特別滑,很容易摔跤。”王茂全告訴兒女。
1935年8月,擔任紅1軍團紅1師1團一營三連連長的王茂全,跟隨部隊踏上了毛兒蓋、松潘以西那片沼澤遍布、杳無人煙的草地。
進入草地最初的幾天陰雨連綿,晚上沒有帳篷,王茂全和戰(zhàn)友們只得坐在泥地上,背靠背互相倚持,撐起單衣遮擋風雨。
一路上,那些漫無邊際、深及腰腹的野草,掩蓋著泥濘的沼澤。王茂全一路走在隊伍的前面,扒倒野草開辟道路。“父親親眼看著好幾個戰(zhàn)友掉進沼澤里,還沒來得及拉便消失了。”王曉紅說。
紅軍不僅要和惡劣的環(huán)境斗爭,還要隨時和國民黨軍作戰(zhàn)。“在四渡赤水中,父親險些犧牲。”王鐵牛回憶,父親曾經(jīng)多次講過,自己命大躲過了敵人的子彈,“河那邊就是敵人,都能看得見。”
四渡赤水讓曾參加過湘江戰(zhàn)役的王茂全感慨頗多。“父親說,都是幾萬紅軍對幾十萬國民黨軍,但結果卻不一樣。”王鐵牛說,“因為不再硬打了,都是來回穿插、不停機動,集中優(yōu)勢兵力打敵人一部,打完立刻就走。”
強渡大渡河,是王茂全在長征中最刻骨銘心的戰(zhàn)斗。
1863年,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。中央紅軍當時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:河水上漲、河面寬闊,國民黨軍布防嚴密,提前將所有船只、糧食和其它一切可用物資統(tǒng)統(tǒng)搜走。蔣介石揚言要讓紅軍成為“石達開第二”。
“那是長征以來遇到的水流最急的江河,比烏江、金沙江還要急。當時,大渡河上沒有橋,也很難架浮橋。”王茂全生前告訴家人,當?shù)乩习傩斩紕窦t軍不要去送死。
戰(zhàn)斗打響后,紅1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率領17名勇士組成突擊隊,在驚濤駭浪中,乘著唯一的一條小船,分兩批沖向河對岸。
“父親當時也參加了這場戰(zhàn)斗。”王鐵牛說,在機槍、迫擊炮等火力的掩護下,突擊隊突破敵人的防御,占領了灘頭陣地,并掩護后續(xù)部隊渡河。
天險大渡河沒能擋住英勇無畏的紅軍,蔣介石妄圖讓紅軍成為“石達開第二”的美夢破滅了。“這都是靠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確領導,靠紅軍戰(zhàn)士的頑強奮戰(zhàn),靠老百姓的大力支援。”王茂全始終都在感慨,這幾條離了哪個都打不贏國民黨、走不完長征路。
驅逐日寇,解放全國,抗美援朝……王茂全一生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、功勛卓著,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,成為共和國開國將軍。
“沒有對黨的無比忠誠和革命必勝的信念,紅軍很難戰(zhàn)勝那些令人生畏的艱苦卓絕。”壽逾期頤的王茂全畢生不忘教育后人,只有共產(chǎn)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,才會創(chuàng)造出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史冊上的長征奇跡,才會奏出這震撼世界的革命英雄主義壯歌。(于曉泉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